“海上第一当”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武定路203号,是上海仅存的、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当铺。2011年,当铺被批准成为静安区第二批登记不可以动文物,现为静安区文物保护点。在2017-2019整整三年时间里,经历了结构加固、风貌恢复、功能适应性改造的元利当铺,不仅恢复了民国时期“海上第一当”的历史风貌,也以“元利当铺旧址博物馆”的身份重新向公众开放。
海上第一当
元利当铺,又称”元利當”、“元利大當”,由典当业巨头陆冠曾出资兴建,其子陆抟霄创办(下图中的协昌當何时搬到此处待考)。
1940年行号路图录中的位置
陆氏家族有着悠久的经商历史,曾在苏州从事典当行业。太平天国被镇压后,陆抟霄将资金转移到了上海,并继续经营典当,还担任了上海市典当业同业公会会长。除了元利当铺,陆氏在上海还有两家当铺(现已拆除),一家位于北京东路,一家是位于成都北路的裕昌当铺。陆抟霄在商业上不善经营,随即聘请俞少卿先生代为管理三家当铺。当铺运营时,每日流水可达万余元,有“海上第一当”的美誉。据陆冠曾之子陆泳德介绍,元利当铺是陆家当铺中资金最多的一家,资产一开始就在百万银元,专门从事贵重物品的抵押:房地产、珠宝、字画古董等,有时还借贷给小当铺作为资金。
当铺总理俞少卿
当铺设计与建造
元利当铺原先是在麦特赫司脱路(今泰兴路)转角上租房营业的。1932年,陈福平(Fong Ping Chien)建筑师为武定路203号“元利当铺”设计了图纸,上海荣昌记营造厂承建。阅读历史设计图纸可以发现,陈福平将上海传统民居的空间组织、立面样式、建造工艺与西方引入上海的建造技术相结合,绘制出了当铺建筑的图样,如果不细看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定当以为这是一处富裕人家的宅院。当铺一层是营业大厅和管理区,营业大厅内有高高的柜台,管理区内有经理室、客厅、金库和保险库,二层一部分存放货物,一部分作为职员宿舍使用。当铺共有三个出入口、流线分明,在院落中轴线上、与营业大厅相对的是正门,仅仅在发生重要事件时打开使用进入,其西侧是职员入口,顾客一般从东侧小门进入。院子南侧还有一幢附楼,作为厨房、卫生间和瞭望台使用。
设计图纸中的平面(城建档案馆藏)
和传统当铺相似的是,元利当铺在武定路沿街面呈现出的是封闭的、墙门式的形象(有一种说法是正门两侧各嵌有一个巨大的“當”字),面向天井的立面采用了江南传统的落地长窗、槛窗、木质板壁、青石台基、石箍门和小青瓦屋面。除了传统的建造手法,陈福平将水刷石窗套、水磨石槛墙、水泥地面、彩色地砖、金库混凝土隔墙、三角木屋架等时兴的建造技术和材料游刃有余地运用于当铺的设计中,体现出了建筑师对两种不同体系建造技术的融会贯通。尽管在后续考证中,当铺建成风貌与设计图纸略所不同,但其传统院落布局和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依旧是当铺建筑最主要的建造特征。
19世纪南京路上的当铺(源自《老上海的当铺与当票》)
设计图纸中的立面和剖面(城建档案馆藏)
关闭后的当铺
元利当铺1944年关门歇业,在1946年到2003年住户迁出的57年里一直作为住宅使用。典当功能转变为居住功能后,当铺东、西两部分的空间不再互相联通,需要由不同的楼梯才可以到楼上;原本最重要的营业厅被租户搭建的只剩下一条通向后院的黑暗通道,彩色地砖蒙上了厚厚的灰尘;金库开始住人了,由于采光不足,主人不得不在面向天井的墙面上增开窗洞;天井里则布满了搭建的水池和遮雨棚。令人担忧的是,1948年,顶层住户吴、沈两家加建了当铺现在的三层建筑,使用上是有安全隐患的;2010年,为迎接世博会进行的外立面改造基本改变了当铺的历史风貌;等到2017年启动修缮时,当铺已经空置了近10年,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修缮前照片(依次是2010年前风貌、2010年改造后风貌,2018年营业大厅和后天井)
修缮目标
典当是中国古老的金融行业,自隋唐时期起,典当业在城乡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民国时期典当行业是上海金融行业的重要部分,当铺是上海金融业发展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当铺的建筑设计将传统民居建筑与当铺功能相结合,体现了一种传统空间与商业功能相结合的建筑艺术;严谨敦实的造型,与局部装饰的石库门头及线脚,体现了功能主义造型艺术的美感。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不仅仅是通过技术手段保护文物建筑本体、恢复历史风貌,也是在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使其焕发新生、在新的时代继续合理利用。
修缮后的当铺
修缮原则
当铺现状构成显得有些复杂:包括保留的历史原物、有产证的加层、已经失去原有风貌的外立面……等,通过建筑文物价值与完损情况的评估可以对当铺的现状进行分类,从而得出“分级修缮、保护重点” 的修缮思路。建筑外立面、天井、主要空间以及有特色的室内装饰是重点保护内容,尤其是原先作为典当交易的营业大厅,需要恢复历史原状;辅楼、部分内装等非重点保护内容应结合实际改造,与整体风貌协调;违章搭建应予以拆除。
修缮后沿武定路立面
修缮后的前天井
修缮后的后天井
修缮重点一
主入口石箍门——修缮是文献研究与实证的结合
元利当铺历经了几次重大改造,在深入全面的历史研究后,仍然有几处细部做法无法获得最准确的考证。譬如主入口,历史图纸中的入口是形式古朴传统的中式入口,历年照片中的入口有着繁复的巴洛克装饰,居民印象中1950年入住时就是巴洛克门头。以文献资料与居民口述为佐证、反复比对历史图纸与历年照片中建筑风貌差异,初步可以判断当铺建成时的入口应当采用了巴罗克装饰。由于现状入口已经被白色涂料覆盖,其采用的材料和门楣上方匾额的情况难以考证,专家对此也表示出疑惑。随着现场工作的推进,施工人员清洗出了保存较为完整的水刷石门套装饰,并按照原有黄砂水泥与骨料的配比,及时修补缺损部位。惊喜的是,现场还清洗出了民国廿一年十一月(1932年)题写、刻有“元利當”字样的石匾额,文字和描边上保留了残存的金箔。匾额的重现用实物证实了这栋建筑是“海上第一当”旧址。
历史图纸中的主入口
2004年的主入口
清洗出的水刷石装饰和石质匾额
修缮后的石箍门
修缮重点二
当铺历史格局——修缮是历史空间适应新的功能
业主希望元利当铺博物馆的一层作为展厅对社会开放,借此向公众传播当铺浓厚的文化价值。因此,恢复当铺历史上的营业区、管理区、后勤区等主要空间格局和主要交通流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参观者既可以了解当铺的历史,又能直观感受到当铺的功能分区和交通流线,增加展示体验的代入感。考虑到墙体的结构安全与现状质量,建筑室内主要保留了所有的承重结构,并拆除后期加建隔墙。一层新的空间基本按照历史图纸恢复了1932年的平面布局,并根据历史格局特点规划展示流线和办公流线。为了兼顾建筑使用的需求,此次修缮对建筑出入口使用进行了调整,参观者由原先的正门进入博物馆,西侧出入口作为应急疏散使用,东侧出入口作为后勤与内部办公出入口,功能设计上则在一层隐蔽部位重新布置了卫生间、消控值班室、配电间等辅助功能。
修缮后的一层展厅
修缮后的一层展厅
修缮后的一层展厅
修缮重点三
传统材料——修缮是谨慎细致的比选研究
元利当铺有特色的材料和部位,原则上采用了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由专家、业主和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小样,选择最合适的修缮措施。建筑外墙材料是本次修缮的重点,然而历史图纸记录的水刷石材料及划格方式与部分保留材质是不一致的,现状外墙大部分也被后期粉刷的水泥砂浆、涂料等覆盖,因此需要小心剥离现有的饰面层,清洗后确认保存状况,然后制定相应修缮措施。
剥离外饰面后露出的水刷石线脚
外墙面材料比选(第2稿,共6稿)
修缮后的外立面
水磨石槛墙和彩色地砖主要以污渍清洗为主,在清洗过程中要求不破坏底层原有的材料,最大程度保留文物建筑历史沧桑的痕迹,大面积清洗前先进行清洗的试样。
水磨石清洗小样 / 彩色地砖上搭建隔墙的痕迹
木门窗尽量利用原有门窗,出白重新油漆、安装五金;破损严重处,如落地长窗,则由施工人员现场根据原状样式现场测量、复原。三层风貌在后期加建时是按照二层立面的样式建造的,只是在木窗高度、木板壁木料宽度尺寸上有所不同,1946年的改造距今已有70余年的时间,早已成为了文物历史的一部分,且在风貌上与文物是协调的,故而按1946年的样式进行修缮。
修缮后的木门窗和木板壁
修缮重点四
室内营业大厅——修缮是基于历史风貌的有机更新
元利当铺是砖木结构建筑,其二层楼面主要依靠木梁、木柱和木格栅进行承重。营业大厅是元利当铺最重要、设计最精美的空间之一,这里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当铺唯一展示建筑木构的场所。为了完整表达木格栅的历史风貌,展厅机电方案进行了多次调整。修缮要求机电主管均从相邻房间走线以避免从营业大厅穿越;明敷电线从木格栅背后进行布线、上部会议室不能采用地插;展陈灯光减少轨道灯数量,尽量结合展品布置灯具;喷淋选择在大厅两侧的墙面做侧喷;空调利用大厅南侧的走道做侧送侧回的布置。由此,机电更新能够通过最小干预的方式实现展厅对室内环境的要求。
机电布线在柜台区的隐蔽处置
建筑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设单位: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
总建筑面积:1096m2
设计/竣工时间:2017/2019
设计单位: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建筑、结构、室内)、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机电)、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展陈)
本文资料来自:华建集团历保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出售·典当·评估·鉴定
扫描二维码快速添加关注
四川当铺网官方微信号
scdpkf
随时在线咨询·估价·鉴定
添加四川当铺网微信
scdpkf
Recomm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