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上海人的墓地在苏州。
为什么?
上海
各种版本的说法都有。
我来跟大家揭秘,主要的二大原因。
一、当年上海基本上没有“公墓。
前清之前,城市里的人家上至权贵下至走卒贩夫大多数是农耕世家,家中有人过世了,都讲究魂归故里,灵柩要运回祖籍之地落葬。
到了清末民初,西方文明带来了公墓文化,尤其在上海得到了拓展。
旧上海
在上海亡故的外国人都葬在公墓里,影响到了国人的殡葬文化,归葬在公墓里渐渐在城市里流行开来……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上海的“洋公墓”,先后被“铲平”,改造成了静安公园、淮海公园、浦东公园(今天的东方明珠塔的所在地)……到了60年代,“破四旧”了,上海所有公墓基本上都遭到了毁坏。龙华公墓成了火葬场、烈士陵园……
至此,在上海基本上无地可葬。也就是说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二十余年间,上海许许多多的亡魂都没能入土为安。他们的骨灰绝大多数,要么寄存在骨灰堂里要么放在家里。
当年,上海普通人家全家居住面积大都在十多平方米左右,这是他们生活的现状,在这般拥挤的家里,还要留出亡灵的安榻之处……
上世纪80年代初,江浙地区有“公墓”了,上海人的需求处在了井喷状态……
旧上海
二、苏州是许多上海人的祖籍之地。
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的商品房每平方的售价不过600元左右,普通人的工资也只不过40、50元。苏州普通单穴墓地的价格要800元左右,说是天价不算夸张。
为什么,许多上海人要选择在苏州落葬他们的先人呢?是因为苏州是许多上海人的祖籍之地。
在1860年之前,苏州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海被称之为“小苏州”。1860年太平天国兵灾导致了数十万苏州人逃往上海租界……租界内的华人从区区的500人猛增至两万人,其中大多是苏州富商。
清末苏州观前
苏州报人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里讲:“其实上海自开埠以来,最先到的便是苏州商家,当时的大商业,如珠宝业、绸缎业、药材业、参茸业、典当业,以及钱庄、金铺都是苏州人来创始的。说句可耻的话,因为苏商的发展,妓馆也借说书为名,号称书寓,而成为苏帮了。”
苏州园林
这里再加一句,当时上海滩上的豪门人家用的佣人首选是苏州娘姨……
就连上海话也深受苏州人的影响:上海话组成的三大系统,苏州系占75%,宁波系占10% ,广州系占0.5%……可以这样说,海派文化的底色就是苏州文化。
苏州移民在上海生息繁衍,一代又一代,成为了上海人中显然的一部分。这部分人把先人安葬在苏州入土为安,是情理之中的事。
当然,当时也有部分上海人的祖籍不是在苏州,将先人落葬在苏州是出于其它原因。但是占的比例不是太大。
手指在键盘上点停,大家对我的揭秘,满意吗?
苏州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出售·典当·评估·鉴定
扫描二维码快速添加关注
四川当铺网官方微信号
scdpkf
随时在线咨询·估价·鉴定
添加四川当铺网微信
scdpkf
Recommended reading